圣诞节假期后原油有所走强,已经略微摆脱了近3个月的震荡区间。在OPEC+持续减产托底背景下,近期市场氛围有所改善,带动了这一轮上涨。
图1:布伦特原油走势图
内盘走势相对偏强
图2:美国本周三(当地时间1月8日)气温预报
根据气象预报,美国将在本周迎来降温。气象学家警告称今年美国可能将迎来2011年以来最寒冷的1月,预计大部分地区都会出现冬季风暴。
美国今年第一个大型北极高压将从美国中部平原向南移动,根据NOAA的气温预测,本周三美国中部最靠南的德克萨斯州的中部气温将降至23℉,折合-5℃;美国周三最低气温出现在中部的堪萨斯州北部,最低温度低至-4℉,折合-20℃。
大范围的降温影响将增加取暖油需求,从当前成品油走势看,取暖油(馏分油之一)走势最强体现了这一点。
寒潮同时存在造成美国炼厂停工的可能性,在近几年中,2021年2月和2022年12月都出现过因寒潮破坏导致炼厂开工率大幅下降的情况。供应下降的可能性以及寒潮期间运输不便将增加成品油带着原油脉冲式上涨的风险。
图3:美国炼厂开工率
中国制造业数据有所起色,改善石油需求预期
图4:中国制造业PMI
中国制造业PMI已经连续3个月站稳在荣枯线上方,9月底政策转变后取得一定成效,有利于未来政策的继续推出,以及对国内原油工业属性需求的乐观情绪转变。
同时,我们上周曾经提过国内进口节奏转变,主要来源于囤油意愿增加。我们猜测囤货意愿一方面基于对汇率变化判断,强势美元以及不断走弱的人民币会增加对外采购原油的成本,另一方面基于OPEC+延长减产至明年一季度,短期价格底部相对确定。因此在这一时期,尽早囤油是看起来更为合理的选项。
中国制造业企稳叠加囤油行为,改善了市场对于远东地区需求的预期。
再通胀风险增加的补充
我们已经连续两周提到了美国再通胀风险的增加,以及潜在的演绎逻辑。本周我们继续通过举例回顾再通胀风险下油价潜在的表现形式。
图5:美国PCE数据
PCE作为美联储首选通胀指标,一般认为其可以解释50%的通胀行为。相对地,CPI被认为只能解释25%的通胀。
11月美国PCE连续两个月反弹,显示其再度变得顽固,并加强了再通胀预期。
美国PCE最近2次出现连续2个月以上反弹分别在24年2-3月和23年7-9月。
24年2-3月正是去年上半年再通胀逻辑交易期间,布伦特原油价格从2月初的80美元涨至最高92美元。
23年7-9月油价同样出现了上涨,不过这次上涨更多是受到了的外力推动。沙特的100万桶/日减产恰好也从23年7月开始落实,两者共振之下将当时布伦特原油价格从7月初的75美元推至最高95美元,通胀在此期间上行更多可能是沙特减产推动油价带来的结果。
这正是我们上周所说的,如果连物价都没有上涨,那么再通胀又从何谈起?
在美国就业市场,上周最新公布的初请失业金人数依然低于市场预期,且在12月总体表现下行。考虑到周频的初请失业金人数对于月频的美国失业率具有一定的领先性,预计12月的失业率和非农就业数据将继续展现出美国劳动力市场的坚韧,这两个重磅数据将于本周五公布。
劳动力市场的坚韧意味着消费能力的保障,会催生通胀的顽固甚至反弹,也会愈加削弱美联储降息前景。当前利率期货市场几乎不支持美联储1月会议降息,降息概率勉强超过10%
上周五公布的美国制造业数据表现出色,49.3的公布值超过了前值和预期值的48.4,且为连续第二个月增加。考虑到特朗普施政纲领将利好美国制造业,我们看好美国制造业长期势头,而制造业是原油工业需求的重要前置指标。
总体而言,随着OPEC+持续减产给油市托底,美国经济持续火热以及中美制造业有所起色,叠加美国即将面临寒冷天气影响,使得短期油价走强。警惕寒潮对炼厂运营的潜在破坏会增加油价短期脉冲式上行的风险,此外持续关注美国经济数据和再通胀风险。
我们组建了一个互帮互助的交流群,群里有大咖分享股票与期货相关内容,欢迎识别二维码进来切磋。
期货投资咨询业务批准文号:证监许可[2011]1446号
分析师及投资咨询编号:肖彧(Z0016296)
免责声明: 本报告由东吴期货制作及发布。报告是基于本公司认为可靠的且目前已公开的信息撰写,本公司力求但不保证该信息的准确性和完整性,所表述的意见并不构成对任何人的投资建议,投资者需自行承担风险。未经本公司事先书面授权,不得对本报告进行任何有悖原意的引用、删节、修改、及用于其它用途。本报告在编写时融入了分析师个人的观点、见解以及分析方法,本报告所载的观点并不代表东吴期货的立场,所以请谨慎参考。我公司不承担因根据本报告所进行期货买卖操作而导致的任何形式的损失。